传输带粘合诀窍分享

   制作输送带接口处台阶的制作关键在于切割。计算、测量、划线后,就可以揭掉多余的橡胶和布层。操作时,下刀用力的大小、下划的深浅必须严格控制。如果下划太深,就会伤及保留部分的布层,导致日后该处局部断裂;反之则难以揭掉多余部分的橡胶及布层。

   这是粘接过程的关键技术,须由经验丰富的人亲自操刀或现场指挥。接合面的打磨台阶撕好后,进行初合,对不吻合的部位进行修正处理,接着就应该进行接合面的打磨工作。打磨的目的是将布层上粘着的橡胶打掉,同时将布层磨毛,以期收到增加布层的粗糙度,增加粘接面积,提高粘接强度的效果。实践证实,在一定的条件下,粘接强度将随着粗糙度的增加而得到相应提高。

   但从微观角度来说,如果粘接面粗糙度太大,产生凸凹现象,则会造成接合面接触不良,形成缺陷,使粘接强度下降。尤其是对流动性差的胶粘剂,影响更为显著。因此,打磨时既要将布层上残留的橡胶磨掉,将布层打毛,又不能将布层磨透,否则影响粘接效果。同时,还可能形成皮带接合处局部断裂的隐患。

   保持粘接面的清洁,防止粘接前被污染。胶粘剂的选取及其施胶胶粘剂一般为桶装,与固化剂混合搅均后应为糊状。经验认为,用于粘接输送皮带接头的胶粘剂以稀一些为好。胶层厚度与剪切强度关系图由于薄的涂层不易产生流动和蠕变,产生气泡和缺陷的几率较小,界面上的内应力也将更小。因此,对提高界面的粘接力是有益的。但胶层过薄时则易形成缺胶,涂层不连续,同样可以使粘接强度降低。所以,涂抹胶粘剂时,应该在保证不缺胶的前提下,涂层厚度尽可能薄些为好。

   输送带的粘接操作难度大,技术性较强,必须根据不同的工况选择合适的接口形状,合理地确定搭接长度,配以高性能、高强度的胶粘剂,通过科学细致的操作,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,更多组训请浏览输送带官网。